娱乐新地带论坛  

返回   娱乐新地带论坛 > 休闲娱乐 > 『笑话区』

『笑话区』 给大家放心情,转贴笑话,趣事......

发表新主题 回复
 
主题工具 显示模式
旧 2006-04-24, 11:23 PM   #1
No930
小云
核心会员
级别:54 | 在线时长:3176小时 | 升级还需:69小时级别:54 | 在线时长:3176小时 | 升级还需:69小时级别:54 | 在线时长:3176小时 | 升级还需:69小时级别:54 | 在线时长:3176小时 | 升级还需:69小时级别:54 | 在线时长:3176小时 | 升级还需:69小时级别:54 | 在线时长:3176小时 | 升级还需:69小时
 
小云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5-03-13
帖子: 3,493
现金:367金币
资产:6211623金币
小云 正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人间真情!妙龄“女尸”火化炉前“复活”,十年报恩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upload/200603/27/100116131.jpg

陈翠菊在作画,旁边是她的老师陈仲濂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upload/200603/27/100116133.jpg

  近日,一张明信片悄然落在东莞市殡仪馆收殓工何亚胜的办公桌上,明信片寄自浙江省金华市,寄信人名叫陈翠菊。乍一看,何亚胜有些发懵:寄信的地址是陌生的,寄信人的名字有点印象,但一下子想不起来是谁了,而且,寄信人还称他为“再生父母”。再看旁边有一句是:“你们救命的大恩大德,永生永世都深深地烙在了心底”,何亚胜恍然大悟:是她,就是十年前被他发现救起的那个无名“女尸”!

  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兴奋地奔走相告,还按明信片上的号码打去电话。原来,当年在火化炉前“复活”的“女尸”陈翠菊如今生活在浙江金华,正跟随老师学画,已小有所成。她说,她这些年来最大的心愿就是等自己画艺大进的时候,来东莞开办个人画展,以此来答谢东莞的恩人们,告诉他们: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没有虚度!

  于是,一段发生在东莞、已尘封十年的传奇故事重新被提起,也促使记者赶往浙江金华,寻访今日“复活女尸”陈翠菊。

    ● 1 “复活”

  1995年7月27日中午,东莞市殡仪馆收殓工何亚胜出完外勤回来,经过火化车间。突然,一个意外的景象吓了他一跳───一具无名女尸的肚子似乎在微微地起伏!他怔了一下,又趋前两步睁大眼睛盯着。女尸的确是在微弱地呼吸!

  她还活着!何亚胜飞身上楼,把情况报告给馆长尹玉萍。紧急电话立即打往派出所,随后又打往东城医院(当年叫附城医院)。医院即刻派来救护车,将“女尸”接去抢救。这个“女尸”就是陈翠菊。

  原来,当年年初,年仅18岁的陈翠菊和同伴一起来到东莞打工。半个月前的一天晚上,她和工友出厂玩,不小心走散了,怎么也找不到来时的路。此前从未出过远门的她吓坏了,也不敢问人,跌跌撞撞地试图找回工厂。渴了就捧一口河水喝,饿了就到垃圾堆翻点东西吃。极度虚弱的她终于一头栽倒在桥下。路人发现了这具“女尸”,报告给派出所。民警在她身上没找到任何能证明身份的东西,只好将无名“女尸”送到殡仪馆。

    ● 2 抢救

  当时参加抢救的护士长李娟琼回忆说,陈翠菊刚被接到医院时,简直“没有人样儿”───全身皮包骨不说,衣服已看不出颜色,像泥巴一样贴在身上,长发乱作一团,沾满草屑、泥土,梳都梳不开,浑身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臭气,离老远就能闻得到。回来的路上,救护车车门都不敢关。

  医生为她做了全面检查,结果是:极度营养不良,脱水,严重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各器官功能严重衰竭。她身上已经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医生决定对她采取支持疗法,一天鼻饲一瓶半的全营养素,滴注一到两瓶的脂肪乳,还要不时输血。李院长发话:只要能挽救她的生命,该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药。为此,医院垫付了2万多元。

    ● 3 活命

  护理更辛苦。李娟琼说,当时第一件事就是帮她搞卫生,当班的护士给她做了全身的清洗,帮她换上干净衣服。可是,那一头乱发怎么也梳理不开,李娟琼只好帮她剪掉,这才把她浑身上下收拾得清洁一新。

  开始的十几天里,陈翠菊的身体根本没有自控能力,大小便完全失禁,护士们不断地帮她换床单,擦身子,以防她长褥疮。当时急救中心是院里最忙的科室之一,为了更好地照顾她,李娟琼跑了几次劳务市场,帮她请来护工。可是,护工请来一个就跑掉一个,一看到陈翠菊当时不**形的样子,人家不是被吓跑就是给累跑。最终,还是由护士们分成几班,轮流来照顾她,夜以继日。

  终于,陈翠菊能进食了,护士们在家里熬了肉粥,带来医院,一勺一勺地喂她吃。

    ● 4 返乡

  陈翠菊的故事在病房内外传开,医护人员们对她更加关爱,不时地过来看望她。陈翠菊在东城医院一住就是80天,身体渐渐复原了。其间,医院帮她找到了老乡,也与她家人取得了联系,但得到的回信却是:家里经济困难,没办法来东莞接她。怎么办?李院长再次作出决定:医院出钱,请她老乡帮忙把她送回家。当年的10月14日,陈翠菊穿着新衣服,揣着医院给的800元路费,在两个老乡的陪同下,踏上了回家的路。临行时,陈翠菊热泪长流。

  翌年元月,东城医院院长接到陈翠菊寄来的一封信,这又勾起了大家对她的牵挂。1996年4月16日,当时的附城区委副书记陈柱杰、医生古晓光等三人前往贵州榕江县大山腹地的山村探望她。整个山寨都沸腾了!山寨人煮红蛋、杀鸡摆酒款待远方来的客人,他们说:“东莞人救了翠菊的命,就是我们全寨子的恩人!”

    ● 十年后 浙江金华习画生活安定平静

  得知陈翠菊的故事后,记者第一时间赶往浙江省金华市,按照明信片上的地址,找到陈翠菊和她的老师陈仲濂。

  这是金华市东郊一座旧的部队营房,陈翠菊和她的老师陈仲濂及陈仲濂的母亲就借住在这里。十年前,被救后的陈翠菊在当年金华培英学校美工老师陈仲濂的资助下来到浙江金华,跟随陈老师学画至今。

  记者到的时候,陈翠菊和陈仲濂已经等在楼下。陈翠菊留着一头披肩直发,中间挑染了几缕红发,显出女孩子对时尚的敏感。她仍然很瘦,但精神很好,目光中显出一种因生活安定而产生的平静和满足。陈家在二楼,这是一套四室一厅的寓所,其中一间用作画室。由于房龄太长,房子已显得陈旧。客厅四面墙上都挂满了画作,其中最大的一幅油画上,画着三个人:陈翠菊、陈仲濂分站两边,簇拥着中间的陈母。

    ● 十年间 生活多波折矢志学画不放弃

  坐定后,陈翠菊端上来一大盘本地产的草莓。一边招呼记者吃草莓,一边讲起这十年的生活经历。

  1996年,陈翠菊“死而复生”的经历见诸报端后,从全国各地寄到陈翠菊家乡的信件有100多封。其中一封来自浙江金华的信引起了陈家的兴趣,这封署名金华培英学校美工老师陈仲濂的来信邀请陈翠菊去学美术和文化。陈翠菊的父母想,翠菊在东莞走失,和读书太少、文化太低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很支持翠菊去读书。就这样,陈翠菊和弟弟陈刚一起,来到了金华。

  陈仲濂原是金华市一所中学的美术老师,看到报纸上东莞人全力救助陈翠菊的报道后,他很感动,他想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很重要,但还要挽救一个人的精神才完整,因此他希望能以教陈翠菊学画的方式,塑造她完整的人格。来到金华最初的日子,陈翠菊姐弟生活很平静。姐弟俩在校园里安心学习,学费由陈仲濂替他们支付。陈仲濂在学校里有自己的工作室,姐弟俩就住在工作室里,不用交住宿费,生活上也不用发愁。后来,陈刚到义乌当学徒学习玻璃浮雕,现在已在那里安家。

    ● 回故乡办画展引起轰动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2000年,由于学校租用的楼房租金飞涨,培英学校不堪重负就此停办,陈翠菊也被迫离开了学校。陈仲濂也失去了固定工作,只能以短期受聘教学和接手一些设计项目维持生计。2004年陈家的祖屋又被拆除,经朋友帮忙才找到这套已闲置的房子,借住下来。

  在发生这一系列变故后,陈仲濂一直没有放弃对陈翠菊的资助,仍然坚持教她作画,待她如家人一般。陈翠菊也矢志不渝,专心学习,从未放弃。十年来,她积极参加各种业务研讨,画作多次在比赛中获奖。2000年,她和老师陈仲濂一起,回到家乡贵州省榕江县,开办画展,在当地引起强烈轰动。

    ● 最大心愿:回东莞开画展告慰救命恩人

  陈翠菊当场给记者作画。只见她铺纸调墨,手持画笔,短短一会儿,一枝水墨梅花就跃然纸上。真让人看不出,这就是十年前那个小学没毕业、出个门就迷路的陈翠菊。

  陈仲濂说,陈翠菊目前的画技尚不成熟,待画技进一步提高后,将和陈翠菊一起到东莞举办画展,以实际行动感谢给了翠菊第二次生命的东莞人。陈翠菊说,这是她这些年来的最大心愿。

  陈翠菊说,这些年来,她从未忘记过东莞的恩人们,每当她取得了一点点小小的成绩,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汇报给东莞的恩人们,以告慰他们: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没有虚度!
 
小云 的签名
网络,那是薄冰上的行走,泡沫上的舞步。
小云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书签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论坛跳转


所有时间均为北京时间。现在的时间是 03:00 PM


©2003-2024 1819.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