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1, 08:05 AM | #1 |
注册日期: 2005-05-08
帖子: 37,522
积分:7
精华:7
现金:15493金币
资产:3609684金币
|
屯堡地戏:600年光荣梦想
悠悠天地间,超越时空的隋唐英雄。 这天,2006年正月初四,30岁的他再次披挂起这套搁置了一年的戏服、黑纱、战旗、面具。站在早春的田野间,一脸凝重的李坤,更像一名孤独的古代英雄,虽英姿飒爽,却落寞苍凉。 |
|
2006-04-11, 08:06 AM | #2 |
注册日期: 2005-05-08
帖子: 37,522
积分:7
精华:7
现金:15493金币
资产:3609684金币
声望: 12408
|
在贵州安顺的小镇乡村,经常可以看到身着青蓝色斜襟宽袖长袍,脚踩绣花鞋,头扎白青色头帕的妇人,她们仿佛从古代走来,在所处的现代环境中格外扎眼。这就是屯堡人,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为扫荡西南的元朝残余势力,钦命颖川候傅友德统兵30万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经贵州安顺平定云南。后因地险难以用兵,客兵不能久停,故制定移民戍边重要国策。朝廷下令,将戍守者的父母妻儿从南京、安徽、湖南等地全部迁至戍地,令卫军无妻者就地完娶;所有军士都要安家落户就地屯垦;七分屯种三分武备世代相承。安顺屯堡人就此安居乐业世代繁衍,至今已达20余代。而地戏,就是由当年屯兵军营中用于祭祀、庆的军傩演变而来的,也称跳神。傩,据考是源于殷商的一种驱鬼逐疫宫廷仪式,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演者头戴面具。据《续修安顺府志》载:“黔中民众来自外省,当草莱开辟之后,多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备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迄今安顺境内,盛行不衰”。屯堡人一向对自己的祖先和身份根源怀有强烈的自豪感,地戏所演出的戏目多是歌颂历史英雄的《封神榜》、《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和“岳家将”等,而地戏和明朝古装也得以延续至今。但经过近几十年的政治变动以及近20年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这些屯堡人引以为豪的传统似乎越来越难以为继了。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李坤这位痴迷地戏的年轻人,让我更加渴望走进这一被称为“中国戏剧史上的活化石”的古老傩戏的世界中。 年廿九,我来到李坤家第一次见到了真实的地戏面具,那是李坤爷爷当年经常扮演的秦琼的面具,它被挂在家里的神台上方,旁边白墙上一个大大的凸字“神”,左下角是观音菩萨像和李坤爷爷的遗像。年夜饭,酒过三巡,与李坤父子聊起他们家与地戏的渊源,“爷爷当年演地戏,周围十几个村寨的人都会赶过来看,甚至两里之外就可以听到他的唱声,那种威武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做到了。”李父讲到激动处双眼微红湿润,“文革时,爷爷因为坚持要唱地戏,给抓了起来,还判了死刑差点死掉,那张判决书我至今还保留着……”;“爷爷唱得那么好,生前却没有留下任何录音和录像,这是我最大的遗憾。一想起他走得那么早我经常会忍不住流泪,甚至有时会怨我爸。”话至此李坤也一改平时的冷静,他现在是一名牛奶厂的厂长,但让他最兴奋的话题仍然是地戏。是什么让一个人把地戏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在节日的鞭炮声中,我造访了几个以屯堡文化为卖点的,已开发成旅游区的村寨,却得不到答案,即使是拥有众多面具和详尽资料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和每天为游人表演的地戏舞台。当一种原生态文化变成可资参观和猎奇的民俗时,你似乎很难触摸到它本质核心的精神魅力。 |
|
2006-04-11, 08:06 AM | #3 |
注册日期: 2005-05-08
帖子: 37,522
积分:7
精华:7
现金:15493金币
资产:3609684金币
声望: 12408
|
大战潼关,秦琼和魏文通杀得难解难分。 晚上九点,在一间简陋的老屋里,围坐着七八个戏友,大部分是发鬓胡须斑白的老人家,而不大于30岁的年轻人只有两位:李坤和小邹,他们俩静静地坐在板凳上,听着各位前辈的各种议题。这次会议的议题是决定明天请神开戏仪式,然后是演出戏目及角色分配。老人们一坐下来讨论,就不断地怨责那些不来开会的戏友,以及村里对地戏的淡漠,他们不理解让他们痴迷一辈子,流传了600多年的地戏,为什么在这个时代愈来愈乏人问津?明天要演出的戏目是《隋唐演义》里秦琼三挡**九战魏文通大战潼关的那出,武戏分量很重,几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一边担心自己的体力,叹息年轻戏友太少,但一边还是认真地分配好角色,连最老的已年过70的胡兴明都要披挂上阵。“地戏其实也是一种武术,一招一式都要靠平日的苦练。”说话铿锵有力的胡发昌老人严厉地告诫着年轻人,而他自己则承担了戏份最重的秦琼这一角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