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7, 09:05 AM | #1 |
注册日期: 2005-04-05
帖子: 4,598
现金:-9371金币
资产:-8780金币
|
没猛料自己造 从埃里克森事件看英国足球报道
英格兰的足球记者并非人们想像的那么严谨,他们也会编造新闻,只是数量远比中国同行逊色。英国著名的小报《世界新闻报》15日用了整整7个版面长篇累牍地揭发埃里克森的丑闻,把堂堂英格兰队主教练刻画为一个惟利是图、背信弃义的伪君子。 但是在这次事件中,英国媒体却扮演了一个更加恶毒的角色。 英国传媒“媚俗”革命 设计陷害埃里克森的《世界新闻报》算是《太阳报》的周日版,是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王国旗下的一张王牌报纸。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默多克收购《太阳报》,从此掀起英国传媒“媚俗”革命。他主张要人们“看报”而非“读报”,因此在报纸登载有冲击力的大幅照片是《太阳报》等英国小报的惯用手法。《太阳报》除了隔三差五报道一些耸人听闻的新闻外,报道内容多数以球星教练生活中的鸡零狗碎为主,比如贝克汉姆又理了新头型,又如埃里克森和足总秘书有染等等。 另外,他们还不时制造一些新闻。比如这次《斯文的肮脏交易》就是《世界新闻报》刻意制造的。他们的一个记者假冒中东酋长,邀请埃里克森去迪拜会谈,一切都伪装得滴水不漏。于是瑞典人就不知不觉掉进了他们的圈套,酒酣耳热之际说了一些不该说的“扯淡话”。默多克带来的媚俗办报思维对英国传统的重在调研监督社会的报界思想造成了致命冲击。如今,英国40%的报纸都由他控股,其中包括老牌的《泰晤士报》。这份报纸形式上已经小报化,采取和《太阳报》大小一样的版样。《卫报》以及其周日版报纸《观察家报》的大小尺寸也已缩小。 记者采访越来越难 在英国当一名足球记者也很不容易,现在采访越来越难,且球员和教练都学会用套话来应付,记者采访往往效果不佳。有时打开当地报纸,体育版充斥着干巴巴的比赛报道,和一样乏味的记者评论。 1990年世界杯是英国足球媒体与球员关系演变的重要分水岭。之前,记者作为英国社会的中产阶级,得到球员和社会的尊重,负责监督足球的发展;像名记格兰维尔的一篇评论就能“毁”掉一名球员。但在1990年世界杯之后,英格兰人又回到了足球赛场看球,随后英超联赛启动,球员多数都成为百万富翁,一步跻身社会名流,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敬畏记者了,球员也不愿张口说话了,除非是付费采访。像英国大报专访贝克汉姆,一般要交给他六千至一万英镑的采访费,在这种情况,许多记者不得不开始造假了。曼联主教练弗格森非常看不起足球记者, 因为他们经常编写曼联的假新闻。英国足球记者科里克说:“曼联是英国足球媒体报道的重点,几乎所有像样的报纸都在曼彻斯特有驻站记者,他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采访曼联。后方编辑每天都留着版面等他的稿子,有时如果实在没采访到什么,那他就只好编造。否则,就要面临被报纸开除的危险。” 希尔斯堡报道丑闻 英国足球记者也写假新闻,其中最拙劣的当属《太阳报》对1989年希尔斯堡足球惨案的报道。当时《镜报》在这次报道中抢先一步,惨案发生第二天用16个版面登载了他们的记者现场拍到的照片。这些摄影记者面对眼前大群身陷危难即将死亡的球迷无动于衷,竟然还在兴奋地按着相机快门。有的记者为了拍死者青肿的脸孔,甚至一脚踢压在死者身上的另一具身体。《太阳报》在图片报道上输给了《镜报》,于是出动大批记者采写文字报道。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他们甚至假造了一篇深度报道,称当时利物浦球迷酗酒闹事,引发惨案。报道说这些球迷几乎是一群魔鬼,偷窃死者的钱包,对警察撒尿,殴打那些对伤员实施人工呼吸的工作人员,并且还试图轮奸一位死去的女球迷。他们原先为这篇报道设计的标题是“你们是人渣”,后来出版前修改为“真相”。 其实这根本就不是真相。后来英国大法官泰勒对惨案进行调查,发现利物浦球迷当天没有过激行为,对死者抽血化验结果表明他们都没酗酒。至于偷窃、强奸之说更是无稽之谈。《太阳报》的报道是篇彻头彻尾的假新闻。 英国足球记者编造新闻远远没有形成风气,即使编造也是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一般人不会追究。比如有时对比两份报纸对某个教练的公开采访,就会发现他们引用的教练原话一些地方会有出入。 但如果出现重大假新闻事件,像《太阳报》对希尔斯堡惨案的报道,那采写这篇新闻的记者就会被报社和记者协会开除,身败名裂。与英国相比,中国足球记者生活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内。很多记者没接受过任何相关培训,甚至不知新闻道德是什么,用写小说的手法来编写新闻,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评论,为了一点金钱物质利益而不惜出卖自己的道德灵魂。中国足记早就堕落成为一个编织谎言的群体,非但不能监督足球界道德,反而在引导和加速中国足球道德的堕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