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7, 01:05 AM | #1 | |
注册日期: 2007-11-17
帖子: 31
现金:25金币
资产:25金币
|
影评:《春娇与志明》不一样的合拍片
好莱坞编剧名师罗伯特·麦基在剧作指南《故事》中告诫编剧们:观众不仅聪明,而且比大多数电影更聪明。这话在大部分情况下都适用,观众欣赏商业片时通常能把下一步剧情猜个八九不离十,让那些费尽心思编出故事,并自以为高人一等的编导们无地自容。但彭浩翔肯定不能被归入此类。 前两年《志明与春娇》上映后,有一位在国内影评界颇有名气的作者指出,这是个不靠谱的爱情故事,看似美满的结尾潜藏重重危机。开篇时的志明与春娇一个遭遇情侣背叛,一个与恋人已无火花可言,都处于急需填补心灵空白的人生低谷,两人的结合是建立在一系列巧合和煽情点上,爱情刚颤颤巍巍地站立起来,看来还经不住任何考验,故事就已告一段落,怎能叫观众放心他们的情路呢?笔者很佩服这位评论家的洞见力,但我俩都没有料到,彭浩翔是绝不允许观众比自己聪明的,两年后他适时推出了这部续集《春娇与志明》。 影片开始不久,春娇与志明的恋情即告危机。一起躺在沙发上欣赏“气味电影”固然浪漫无限,但这份继承自首集的恶趣味毕竟不能填满恋人生活的全部,柴米油盐会吞噬最初“I miss u”引爆的感动和激情,来自事业和经济的压力会榨干互爆粗口换来的甜蜜,厌倦和疲惫滋生,矛盾与裂痕扩大,一对伤心人虽百般不舍,劳燕分飞却早已成定局——巧合姻缘埋下的隐患果然全面爆发。 这个开篇与前集的衔接十分流畅,几乎是一部电视剧中的前后两集,只要稍动剪刀就可以首尾相连,剪辑成“同一部电影”。事实上,《春娇与志明》完全有别于常见的“续集”概念(多半是出于商业的考量),而更接近《指环王2,3》的“套拍”性质。我不清楚彭浩翔是不是把两部剧本一次写就而分开拍摄,但对那些自诩有资格批评他浅薄的观众,这可算是一记有力的回击。 续集将大部分故事搬到北京,消息刚传出时令很多港片死忠惶恐不已:连固守本土的彭浩翔也要北上,纯正的港片风味又将少一名守护者。抛开圈钱与否的动机不谈,从情节来看,笔者倒不觉得这次北上有什么可指责的。原本亲密的恋人矛盾丛生,弹丸之地早已擦不出复合的火花,两人远行到另一处地方却意外重燃爱火,这是许多爱情片屡屡端出的经典菜式,最早大概可追溯到默片杰作《日出》。《春娇与志明》沿袭的正是这“异地再生情”的思路。 与很多合拍片刻意迎合内地观众的审美不同,北京在《春》中作为呈现异域情调的奇观而存在着,镜头跟随两位香港来客游荡在陌生而新奇的城市,在其都市楼宇,郊外庭阁,一草一木中重新发掘失落的情愫。自始至终,影片都对北京的人和物秉持客观、抽离的态度,引导观众以外来者、旅行者的心态融入。故事发源于香港,结束于回港的行程,北京扮演的只是一个令恋情弥合的情绪中转站。由此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是,这次“北上”非但没有削弱《春》的港片味道,反而强化了其港产特征。 语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帮了忙。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港片几乎都是粤语对白,进入合拍片时代产生了两种处理对白的方式,一是如《赤壁》,《大魔术师》,让香港演员全部说国语对白,其局限是国语能像梁朝伟那么达标的港星不多,二是如《男儿本色》,《八星抱喜》,让香港和大陆演员分别说粤语和国语对白,在两地上映时各自重新配音成统一的语言。《春娇》在拍摄时采用了后一种方式,但它的突破之处在于,在内地上映时竟然安排了国粤混合对白的场次。放映机构大概也知道彭氏笑料翻译成国语就失去韵味的道理,对原声打开绿灯的同时,也使《春》保留了更地道的港片趣味。 大胆假设,有一名20年前的香港观众穿越时光来到当下,他当然不知有“合拍片”这一概念,当他在影院看毕《春娇与志明》,必然会认为这是一部百分之百的港片。不夸张地说,彭浩翔为所有立志于北上又恐丢失本土精髓的香港电影人打开了一扇光明大门。其实光从他在媒体见面会上的表现就能看出端倪:一个说着说着普通话就会变成粤语的导演,怎么可能放弃他热爱的粤式文化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