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新地带论坛  

返回   娱乐新地带论坛 > 休闲娱乐 > 『笑话区』

『笑话区』 给大家放心情,转贴笑话,趣事......

发表新主题 回复
 
主题工具 显示模式
旧 2005-05-25, 03:54 PM   #1
No218
Emma
论坛支柱
级别:41 | 在线时长:1891小时 | 升级还需:41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91小时 | 升级还需:41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91小时 | 升级还需:41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91小时 | 升级还需:41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91小时 | 升级还需:41小时
 
Emma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4-10-02
帖子: 9,741
精华:8
现金:2165金币
资产:133441651金币
Emma 是一个将要出名的人
【转帖】高考逼近,有人在贩卖在“试题”

高考骗子何以得逞?


高考逼近,不法敛财者活跃开了,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息发布传播“高考试题”信息诈骗是其中一招。教育部、公安部近日发出通告,表明坚决打击态度,提醒考生及其家长谨防上当,并称近期组织全国22个省市开展的专项打击行动共侦破案件26起,抓获涉案人员43人。

一切国家考试,因其固有的分量,有利欲熏心者图谋借鸡生蛋并不费解,高考以“全国第一考”之重被视为诈骗良机更不奇怪。但骗子真的得手,则不能不令我们检视背后深藏的逻辑。比如,最典型的“环球*手集团”案,化名“董哥”的主犯奚某组织团伙,何以能历时三年打着**、提供试题、考中答案、提供作弊工具等幌子骗了800余人,骗得170余万元?

按说,严肃的国家考试,有严格的制度保障,即使再愚昧无知者,凭常识也能作出判断,试题、答案等在正常情况下绝不会流入市面,**、作弊等在正常情况下绝不会如愿以偿。因此,上当受骗者显然是把宝押于出现反常情况:某些人的确本领非凡、手眼通天,能掌握绝密,可瞒天过海。这就是说,上当受骗者其实是不信任国家考试,对其质量抱有很大怀疑。

所以,“董哥”诈骗得逞这面镜子,照出了以公平、公正为核心品质的国家考试社会公信力危机。这种危机,生于各种各样的国家考试事故,仅看最严重的“**”,就曾发生在命题、印制、流转、保管直至考点现场等环节,如西南农大教师孔静2002年起3次盗卖英语4级考题,去年濮阳高考舞弊案主犯田春山等在考前3天考题就已到手,等等,都令人触目惊心。

这却正是最值得检讨的事件。“董哥”之类骗子当然应被绳之以法,但比这要重要的是确保国家考试的质量,消除危机,挽回声誉,重塑公信力。(祝倪初)

信息时报 2005-5-25
 
Emma 的签名
语言可以扭曲作假,感觉却是最真实的,
但人类通常会在第一时间相信不可靠的语言,
而不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
真矛盾。
Emma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书签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论坛跳转


所有时间均为北京时间。现在的时间是 11:57 PM


©2003-2024 1819.net All rights reserved.